所属行业:电子信息
投资总额预算 :750万元
建筑面积要求:400平米
设备购置预算 :450万元
项目介绍: 1、项目背景:社会的进步回避不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我国是当前世界上基本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然而目前,大多城市对渣土运输管理无序,造成渣土运输过程对城市产生二次污染,极大影响了城市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城市渣土运输规范有序管理,成为众多城市管理者须思虑的问题。多年以来,由于对运输单位和个人及运输车辆众多作业区域广大、建筑工地变更、销纳场所不固定,作业时间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难于及时监管到位,部分地区、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执行法律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未到指定地点消纳,渣土运输车辆超载、遗撒、扬尘,严重影响道路和居民生活的空气环境,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背人地区建筑渣土乱倒乱卸普遍,多风季节更是助长了沙尘对大气的污染,且夜间车辆稀少,不少渣土车更是超速通行,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触目惊心。2、项目创新点:(1)创新渣土监管模式:立足于市级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实现建筑垃圾管理从产 生、收集、归集、运输到资源化处置全过程动态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渣土车辆的运输全过程、全天候实时监管、实时预警功能,从而能有效防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产生、运输和处置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件,有效降低渣土车辆事故发生率,使渣土车辆作业过程规划化。(2)融合多种先进技术。项目积极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IPv6)与移动互联网等多网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GPS)、视频监控、大数据智能分析等信息技术,深化业务系统功能,强化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反馈能力。(3)实现跨部门资源共享。项目平台加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涉及管理部门跨专业、跨部门的横向联系,推动市容市政、住建、公安交管、环保、财政、规划、质监、城管执法、气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协同,切实增强对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的统抓统管、政 策制度、指挥协调和监督考核,形成管理合力。3、市场需求: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垃圾,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排放建筑垃圾均在3000万吨以上。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占用的土地,以堆高5米计算,每5000吨建筑垃圾就占地1亩。同时,建筑垃圾在产生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粉尘和灰沙,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重要来源之一。从体量上看,建筑渣土是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新建建筑形成的建筑垃圾中,建筑渣土占比达50%~60%。除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外,北京、江苏、广东、河南、重庆等地纷纷出台针对建筑渣土或建筑垃圾的政策法规。多地对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等流程加强监管,不断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如北京利用“北京二号”小卫星扫描,对包括建筑渣土在内的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点进行监测,为相关部门执法提供支撑,建筑渣土运输环节基本得到管控,乱倒乱卸行为进一步减少。在这个契机下,智能环保渣土车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智能环保渣土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500多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了30%,从这两年的市场规模发展来看,智能环保渣土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预计2021年将保持26%的增速,达到2500亿元以上。随之而来对渣土运输的规范管理需求日趋完善,对渣土运输的有效管控措施也急需配套跟上,渣土车智能监管市场潜力巨大。4、经济效益:新增销售收入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