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永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谱写农业科技“新篇章” 为乡村振兴提速出“力”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13日

近年以来,永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上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统筹做好科技专家、项目、平台、园区“四篇文章”,呈现出引育科技人才服务农业发展卓有成效、农业科技平台孵化效能持续提高、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成果竞相涌现、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升级蹄疾步稳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提速增效。

一、谱写科技服务农业“人才篇”,聚焦农业科技专家引育,为乡村振兴“注活力”。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着力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推进科技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一是引进农业科技专家。坚持面向农村第一线,选派农业科技专家,强化服务基层。我市从省市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单位选派高层次专业人才担任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特聘专家等,组成11支各县市区科技专家服务团,深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和企业开展农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生产经营,协助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业技能培训。2022年,我市共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896人,覆盖行政村数量1843个,收集县市区政府科技副职挂职需求8人,主要是农业技术、产业发展、科技相关领域方面的科研人才或管理人才。二是推进科技服务基层。永州市采取“一对一”“基地+示范”“线上+线下”等定向定制服务模式,组织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下沉基层一线。深入农户、基地、合作社和企业,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形成“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科技专家+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力推动科技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并通过科技下乡和技术服务,真正把实用技术送到基层,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蓝山县、道县科技专家服务团获批湖南省2021年度优秀科技专家服务团。2022年,我市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千名科技人才齐下乡,乡村学堂开课忙”主题月活动,推广新技术90个,重点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1个。三是培育本土科技人才。做好本土农户和专家的培育,加大扶“智”力度,抓好农民技术人才培育,建立“本土科技队”。搭起科技服务团成员与农业产业农户的“人才之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田间指导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利用农业产业基地,让当地农民掌握技术,打造培育了一支技术型、知识型、实用型的基层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带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活力。2021年,建立科技专家服务团示范基地130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18次,辐射带动农民32.67万人。

二、谱写农户创新创业“富农篇”,聚焦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为乡村振兴“强支撑”。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重点建设一批星创天地等高质量农业科技扶贫服务平台,通过星创天地的“传、帮、带、扶”,充分发挥“公司+创客+基地+农户”模式优势,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和创业企业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吸引企业、农户加盟,引进培育一批特色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及多领域的产业链发展,带动企业和农民共同创新创业,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助推永州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国家级康德佳现代农业星创天地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挖掘高效科研资源等措施,以金丝皇菊产业和九疑山兔产业二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为核心,与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新型创客,建立和表彰一批创客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宣传示范辐射带动更多人投身农业创业,孵化更多“土专家”、“田秀才”等农业领域的能人和新型职业创客。康德佳现代农业星创天地已吸纳入驻的创客、创业团队53个,在孵36个,毕业17个,培育出豪杰农业、鲜果农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星宇、滕森、天功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省级星创天地9家。2021年,通过国家级星创天地建设线上服务平台55个,星创天地签约的创业导师32人,引育和孵化创客、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87个,创客、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实现总收入6.01亿。

三、谱写科技成果落地“强农篇”,聚焦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为乡村振兴“强动力”。我市始终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科技强农行动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产业为导向,以项目带动为契机,以“一县一特色”为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农业和社发领域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省级科技专家服务团项目和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科技项目等,运用农业创新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提升特色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引导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培育壮大农业企业,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切实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全市组织申报并立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17项,其中第一批11项,支持资金850万元;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9项,支持资金90万元;省级科技专家服务团项目11项,支持资金120万元。2022年,申报推荐了2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科技项目。

四、谱写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篇”,聚焦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乡村振兴“添新力”。近年来,永州市始终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摆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地位,通过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吸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园区落户,探索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形成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引领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商业模式激活农业,加快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科技园区新格局,以推进园区建设,助力实施农业科技强县的目标,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园区产业发展。我市现有1家国农级农业科技园区和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分别是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祁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蓝山县农业生态科技园区。2021年,蓝山县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导向和科学谋划,推进园区产业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预计100亿元;建设粤港澳“菜篮子”基地备案企业数达到13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54万亩,计划总投资2903.85万元。祁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大园区”、“大产区”、“大景区”的建设理念,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完成22公里园区道路提质改造,投资179.6万元拉通园区产业道路,共流转土地6500余亩,扎实推进16000余亩各类油茶、药材、特色水果种植,扎实强化产业建设。二是谋划新建科技园区。通过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与农户的衔接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连片带动地区农业产业现代化。2022年,我市重点突出县区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企业聚集,组织新认定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将东安县、江永县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纳入工作重点,力争新增一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市科技局 邹凯 供稿)

  • 扫描二维码下载
    永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APP

主办单位: 永州市科学技术局  协同单位: 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技术与运营支持: 长沙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永州市科学技术局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湘ICP备10209074号-33

公安备案号 :  43110302000213